市城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昌利刚回答记者提问。第一眼卫视华龙网记者石涛通过第一眼卫视华龙新闻网(李舒)重庆创新向重庆市城管委负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人。这个机制如何运作? 10月13日,市城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昌立刚在一系列高质量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为重庆的中国现代化谱写了《重庆市十四年规划期间管理的进步成果》。李昌立刚介绍,重庆市城管委运行机制注重制度变迁, 数字化应用和社会合作,重点消除管理壁垒、代表弘扬管理模式,激活管理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倒逼机构变革、强化统筹协调,着力形成“制度管理”新格局。为彻底改变以往部门分工、“九龙治水”的局面,重庆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担任“双主任”的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各区县还设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管理力量和“一委、一办公室、一平台”的工作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将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管理的主战场和主阵地,首次设立“一级城市规划,对应围绕《工作机制》结束,开展跨区域应急调度实战演练300余场,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执法事项综合率超过70%。重庆积极打造中心城区域联动综合场景,明确了“AI+城市交通疏解畅通治理”、“AI+重大重大事件监管”等多项具体活动。 目前正在推动综合场景的实际运行。 ——在深化场景数字化强化和应用中,重庆加快探索智慧治理新范式。重庆搭建了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包括业务引导、管理巡查、指挥协调、综合评价等基础支撑体系,以及市政设施等四大行业应用、市容整洁、园林绿化、综合执法。平台运营覆盖全市97%以上建成区,重庆建设经验已在全国通报推广。与此同时,重庆创造的一系列数字化局面也给马鲁塔带来了城市管理的难题。例如,针对重复开挖、城市道路过多等顽症问题,规划开发管理“马路拉链”应用,用数字化方式加强道路征挖的规划协调和合作管理成效评估。在试点的江北区,擅自修路、重复开挖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社会参与变革、合力汇聚,“共治”新动能全面焕发。今年,重庆创新推出“金i“dea”活动,收集公众意见建议832条,推动42个“金点子”项目落地。同时,全市参与城市治理的参与团队和社会观察员进城治理;完善城市治理志愿服务体系,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83场,招募志愿者7914人,志愿服务时间突破22000小时。 此外,重庆还通过发展群众参与机制,打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神经”,推动城市管理从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向全社会“共建、共管、共享”转变,把管理权交给政府。相关链接:直播|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谱写现代化重庆中国风范篇章 》系列发布会主题(第十九期)——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