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党同志的榜样”——纪念苏兆正同志诞辰1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1-11 11:03
2025年11月11日,是苏兆正同志诞辰140周年。苏兆征同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和杰出领导人...
2025年11月11日,是苏兆正同志诞辰140周年。苏兆征同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和杰出领导人,是我们党第一批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一位毕生致力于中国解放事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把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为工人阶级奋斗到最后一口气”。 1929年2月,苏兆正同志积劳成疾,猝然去世,享年44岁。 逝世后,党中央评价:“苏兆正同志的精神,确实是全党同志的榜样!” 1、不放弃对革命的追求和奉献,在领导香港水手斗争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1885年,苏兆政出生于广东省象山县(现属珠海市)侨澳岛的一个农民家庭。暴风雨期间,战争频发,民生岌岌可危。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深渊,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苏兆正同志出身贫寒,从小就受人欺负。早在少年时期,他的心中就埋下了反抗剥削、追求解放的种子。由于生活压力,苏兆政同志18岁时来到香港生活,在外轮上担任低级“服务员”(即勤杂工)。香港的中国海域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和非种族歧视、英国民族主义的影响。他们还受到资本家和承包商的剥削,过着艰难痛苦的生活。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和社会的种种黑暗,进一步赋予了苏兆正同志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同旧社会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当时,孙中山先生正忙着跟别人讲道理。清朝统治时期,经常乘船往来各地。苏兆正同志与孙中山先生交往较多,对孙中山先生影响较大。 1908年,苏兆正同志加入同盟会,成为广东“积极分子”,热心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帝制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旧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本质,也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苏兆正同志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重新定义了自己的革命态度”。当其他海员领袖“去政府谋取官职”时,苏兆正同志却“转身不顾”,更加坚决地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运动。苏兆政的同伴经常航行到欧美和中国的港口,整个时期受到西方国家工人运动和国内工人运动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无产阶级团结的伟大力量”。他积极参与宣传和组织工人运动,成为“海员斗争先锋”。 1921年3月,苏兆征同志参与成立了中国海员第一个真正的工会组织——中国海员工业联合会。他团结带领香港海员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奋斗。 1921年9月至1922年1月,他连续三次向资本家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但资本家充耳不闻。 192 2012 年 1 月 12 日,香港海员举行罢工。苏兆正同志当选为谈判代表,在港英当局和资本家面前进行斗争。他立场坚定,时刻维护海洋利益,不被敌人的高政策吓倒,不被甜言蜜语迷惑。在苏兆正同志和林为民同志的领导下,罢工持续了56天,克服了各种障碍和破坏,迫使港英当局取消了关闭海员工会的命令,并承诺增加海员工资15%至30%。 “英帝国主义奋斗了七十年,终于屈服于中国海员的力量之下。”香港海员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帝国主义势力之间的第一次有组织的较量,消除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峰。苏兆正同志是这次罢工的“实际领​​导者”和“最有效的核心人物”。罢工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在工人中的威信,被封为“全国中海之首”。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随后转至香港海员罢工联队。中共广东省分部发出传单“警告显眼海员”,称“将尽力提供支持”;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正在动员上海工人成立“香港海员声援会”,以多种形式支持罢工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加深了苏兆政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认识。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号召是革命的导师”、“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人类的彻底解放”。于是,他主动“接近共产党组织,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一切活动”,逐渐树立了对共产党的信仰。 1925年春,苏兆正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来了。 2、要肩负重任,站在最前列,在伟大革命的洪流中锻炼成长,成为“全国工人拥护的无文化领袖”。 1924年1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以广州为中心,全国各地的革命力量聚集起来,在中华大地迅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工农运动,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1925年5月上旬,苏兆正同志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推动建立统一的全国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会议结束后不久,“5月30日”运动爆发。受党组织委派,苏兆正、邓中夏等同志组织开展了一场大型的广州和香港发生大规模省级和香港总罢工。 6月19日,香港工人举行罢工。 15天内,参与罢工的人数达到25万人。苏兆正同志因其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对工人的深切信任,当选为省、港罢工委员会主席。苏兆政同志在罢工中注重运用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充分展现了“领导群众的艺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他领导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实际上提供了部分政治组织的活动,成为“当时广东革命政府最可靠的支柱”。罢工委员会以党领导的工会为核心,联合香港、广州等地工会,组成了2000多人的罢工委员会。拍拍罗尔队在广东沿海集结农民群众,对香港实施封锁。罢工委员会还规定“凡非英国货物、非英国船舶及不经过香港的货物均可自由贸易”和“可直达广州”,以此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反对省港总罢工的联合战线。此后,越来越多的英国以外各国的商船绕过香港,直接来到广州。苏兆正同志还积极开展宣传和统战工作,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他号召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提出“我们工商业从现在起联合起来,使中国能够上升到独立自主的地位”;他努力争取外援,向知名人士介绍罢工情况美国记者斯特朗热情接待了“回粤华侨访问团”的来访。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斗争形势的发展。全省和香港的大罢工在国内持续了16个月,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全省和香港的总罢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给了英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斗志,在中国革命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6年1月,中国海员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苏兆正同志当选为中国海员工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5月,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他成为“一个不受全国工人支持的领导人”。苏兆正同志高度重视工运干部培训和工会制度建设。他积极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工人,培养剩下的有阶级觉悟的稳定分子。在全省和香港参加总罢工的工人中,近千名先进分子陆续入党。他强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推动工人共产党员建立党支部,成为开展革命活动的主力军。他努力整顿工会工作,提出了工人监督员工的程序,“每周做会议报告”,让每个工人“定期检查工会的情况”。工会工作周大会”和“开始工会民主化!”随着国共合作北伐胜利,湘鄂赣工农群众运动空前高涨。1927年春,由于苏兆正同志在工人中享有崇高威望,党中央任命他为武汉国民政府劳动部长。昭征北上,受到群众欢迎。汉口《民国报》发表专题社论说:“苏兆征同志代表全国280万革命工人站在我们面前,人们看到他只会害怕、颤抖、逃跑。”针对国民党右翼的诽谤诽谤,苏兆正同志发表了《劳动部公告》,明确提出“劳动者的利益必须得到保护”,对那些“造谣诽谤”或“假装破坏劳工团体或个人”的人必须“依法查处”。在他的领导下,劳工部“在所有领域保护工人的利益”。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时刻,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苏兆正同志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6月,第四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很快,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也迅速反动起来。苏兆正同志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立即抽调部分工会干部到外地工作,同时将劳动部10万多元的存款全部取出,交给武汉失业工人救济中心,防止落入国民党右派手中。按照党中央指示,苏兆正同志于7月13日发表“辞职信”,痛斥国民党右翼背叛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毅然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两天后,汪精卫公然背叛革命,革命失败。 3. 坚持你的信仰,无所畏惧,与白色恐惧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陷入白色恐怖。苏兆正同志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继续斗争。他领导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反抗压迫工会宣言》,大胆宣称:“我们的职责是解放中华民族,我们的革命战斗力不能被压迫者夺去,屠杀和重组我们的工会!” 7月中下旬,秘密赴九江苏兆正同志参加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在8月7日的会议上,苏兆正同志猛烈批判了党内的右翼机会主义,成为“反机会主义的先锋队”。他在会上提出了“工人运动决议”,建议“必须有新的战略来领导劳动群众”,“让无产阶级真正获得领导”。会议选举他为中央临时局委员、政治委员会临时局第一次会议常务委员。随后,苏兆政同志受命参与制定广州起义计划,与张太雷同志等起草了《广东工作计划决议》。虽然他没有赶到广州直接领导帕阿尔萨,但他仍然当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在革命形势低潮时,苏兆正同志迎难而上,为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领导上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每当有船舶从外地抵达上海时,他都会到码头与船上的船员交谈,向他们讲授、传达斗争方略和党的活动,并组织他们继续开展船上工会的活动,建立组织,开展斗争。面对当时恶劣的环境,苏兆政同志提出利用厂委会来团结工人,团结起来。与不同的工会派别和不同的政治观点来斗争自己的经济利益。他还主持召开太平洋劳工会议秘书处第二次会议,向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工会代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请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1928年6月,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商业苏兆正多次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当前革命形势,以及今后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发表了意见。他强调:“中国目前是反帝革命土地工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在我们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直线下降。中国革命的进展确实是不平衡的。中国的整个发展。”革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和”农民式游击队的一切游击队不能完全抛弃。1929年,他从苏联带病回国,2月到达上海,不久病情突然恶化。他们记录了赵正的遗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努力,取得我们最后的胜利”。昭政的一生是一场革命。我们对待苏兆正的同伴,要学习他忠于党、忠于革命的政治品格。 “他总是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所以他完全忘记了自己。”他原本很坚强,但由于认真和过度劳累,他逐渐变得虚弱。 1928年秋天,他在苏联生病了,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他被告知要留在苏联养伤,但他孕育革命,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决心回国为国奋斗到最后一刻。他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亿万党员的忠诚奉献不断增强的”。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学习苏兆正同志,要始终把党放在心中,自觉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忠诚于党、分享党、关注党、维护党、党。我们纪念苏兆正同志并为此献身。当我们回忆起苏兆正这位老乡时,我们一定会从他的情怀中知道,那是一个扎根群众、拯救群众的人。苏兆正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首先是赢得群众”,工会是“群众”“组织”,必须“深入群众”,“为工人的细小直接需要进行日常斗争”。他很少蹲在办公室,而是深入办公室各工会与工人打成一片,“过群众斗争的生活,不离开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学习苏兆正同志,要坚定站在人民一边,深耕人民感情,走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体察人民感情,倾听人民心声,顺应人民意见,解决人民关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我们在纪念苏兆正同志时,要学习他为人民奋斗的奋斗精神。”勇敢善战,苏兆正同志常说:“革命不要怕”、“只要你敢打、敢干,你就可以”。他对待群众“如和煦春风”,但对待敌人却总是“卑鄙、无情、不妥协”。他在敢于战斗的同时,又善于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作战策略。在省、蹄岗大罢工期间,他当然放弃了“抵制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改为“只抗英国”,有效分化了帝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顺利实现目标,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学习苏兆正同志,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全力克服各种困难和发展挑战,期待在幸福奋斗中不断开创新事业新天地。r 发展。当我们缅怀赵正同志时,我们要学习他正直、严明、克己的高雅作风。苏兆政同志参加革命后,直接负责财务工作。他尽职尽责,不谋取私利。海员工会必须每月开一次会报告账目,不得将公共财产据为己有。他曾教导:理财有三大法宝,“就是公平、诚信、严肃”。他和他的家人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以至于他死后“寡妇幼童,无从上学”。后来在党中央的保护下,他才得以妥善复职。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全体党员必须“诚实做人、干净做事、诚实做人、服务大众、勤俭节约,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在新的日记里我们学习苏兆正同志,一定要培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养,心中无所畏惧,谨言慎行,做一个公德之人,正直无瑕。今年恰逢省港大罢工爆发100周年。 100年前,苏兆政同志和优秀工人“为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而奋斗”。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苏兆正奋斗的伟大理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一切伟大的作品都需要继承过去、开创未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认识“两个建立”的决定性重要性、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强”,做到“两个保障”。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心一意、锐意进取,齐心协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1日第07页)